克山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怎么样?
1. 悠久的马铃薯发展史。早在1934年,黑龙江省克山县就建立了马铃薯研究所。现在,克山拥有国家级马铃薯改良中心和亚洲最大的基因库,拥有一支马铃薯研发的专业队伍,具备遗传育种、种薯脱毒、***病害检测与品质分析等多项科研能力;有20余项马铃薯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先后研发培育的适合加工薯条的克新18号,适合加工薯块的克新13号,适合加工薯片的克新1号,适合淀粉加工的克新20号等“克”字号系列品种。现在,这些克字号品种依然在全国广泛种植。
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克山地处北纬47°,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境内土壤以黑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极其适合马铃薯喜冷凉、长日照、水肥需求量大的生长特性,所产马铃薯茎大饱满、薯形整齐、极少退化、耐储耐运。此外,克山幅员面积3320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02万亩。
3.种植及加工。近年来,克山常年种植马铃薯45万亩左右,其中种薯10万亩,商品薯和种薯销往全国各地;克山在加工业方面,着重打造薯条、薯片等休闲食品加工,目前已引进华彩薯业等一批大型加工企业,有力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毋庸置疑,克山是老字号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但近年来的发展,也体现在了“老”字上,譬如种薯繁育上新品种少,加工方面新企业少,新技术少,马铃薯产业的综合实力提升较慢。薯界在此妄言,克山未来的发展亟待在“新”字上做文章,这样,老字号的马铃薯大县才能有新发展!
天下薯事,尽在薯界风云!
您的关注、点赞和留言都是对薯界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深为感谢!
不管什么农业项目形成产业后,老百姓最终是利益的受害者。消费者也没得到什么实惠,大部分利润让资本市场弄走了。资本的这只手左右了它。纵观这些年来各地的农业项目刚开始还是好的,形成规模后,资本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