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理讲解?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其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南阳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58ˋ-113°49ˋ,北纬32°17ˋ-33°48ˋ之间。
南阳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南阳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 南阳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南阳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黄河水系,以东为淮河水系; 是中国的气候中心,南阳盆地风调雨顺,不象北方那么冷,不如南方那么热;既没有洪涝灾害,也不会缺水干旱,真正是中国的聚宝盆。
南阳位于河南省中部,坐落在中原平原的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阳地处黄河流域,北靠伏牛山,南临河南湖泊,地势平坦多河川。全市总面积19,002平方公里,人口约1188万人。
南阳地理特征多样,山地、平原、湖泊等形态交错。伏牛山脉是南阳的主要山脉,北部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伏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阳七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山脉提供了南阳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南阳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主要位于汝河、淅河和沙河的河谷地带。这片肥沃的平原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发达地区,农田广阔,粮食产量丰富。此外,南阳还有较多的湖泊,如官山湖、汇泉湖和怀府湖,这些湖泊为南阳增添了许多优美的水景。
南阳还是河南省的交通枢纽,境内有京广铁路和107国道、312国道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此外,南阳也有众多的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总体来说,南阳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各异,既有山脉和自然景致,又有肥沃的平原和美丽的湖泊。这些地理特征为南阳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总面积为2.65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辖区面积第二大的城市。
南阳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山区和平原交错分布。境内有伏牛山、方山、大别山等多个山脉,其中伏牛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海拔最高点为2212米。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阳市中部和东部,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南阳市境内还有多条河流,如黄河、长江、淮河、汾河等,其中以黄河流经南阳市的区域最为广泛。
南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南阳市内,可以参观到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如云台山、南阳古城墙、姜太公庙、关公文化园等等。此外,南阳市还是中国的玉文化之乡,素有“玉都”之称,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总的来说,南阳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是一个非常值得游览和了解的城市。
南阳为什么是地理位置最好却不太发达的地方?
作为一个襄阳人不是我要贬低南阳。南阳好比你永遠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夜郎自大,整天意淫,沉浸在历史的辉煌中,不肯面对现实。若肯拋掉幻想,埋头苦干,或许会有出头的一天。
南阳位置确实好,四面环山,中间平原,建城3000已有多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秦代设南阳郡以来,经济发展一直还算不错,东汉还是是陪都,唐朝也较发达,近代逐渐没落。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四点方面的原因:
位居中原腹地,远离沿海
南阳位于中国的中西部,深居内陆,距离沿海发达城市较远,空间上存在劣势,也造成了够不到一线城市辐射,又处于郑州、武汉、西安三个省会城市正中间,受到经济带动有限。
县区山地较多,交通不便
南阳有几个县区山地较多,南召县、社旗县、淅川县、桐柏县到如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地方交通不够便利,农产品运不出去、投资进不来,严重制约南阳的整体发展。
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
南阳沃野千里、水土养人,素有“中原粮仓”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粮食年产量占全国的1%。但工业基础薄弱,缺少大型工业企业支撑,相关产业辐射更是无从谈起。
受整体交通因素影响
南阳常住人口1000多万,市区人口200万,直到去年12月份才通了高铁,姜营机场规模较小,很多城市都没有通航,还不能称之为航空港,对吸引外来资本投资、还是发展本地贸易对外交流都有一定的制约。
总结:以上四点是我暂时能想到的原因,好在这些问题正在慢慢改善,高铁通了一条,还在***建设第二条,姜营机场也准备搬迁,这些正在缩短与一线发达城市的空间距离,旅游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加快,几个县今年就能甩掉贫困县的帽子,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相信,南阳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我是宛都说事儿,80后南阳土著,说南阳人感兴趣的事儿。
欢迎朋友们关注、点赞。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