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的古诗词?
王维《使至塞上》应该是关于地理的古诗词,写到了居延(地名)、沙漠、黄河、燕然山。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地理信息的诗词?
关于地理信息的诗词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和自然景观描述,从山川河流到气候季节,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地理学视角。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一,山川景观: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
杜甫的《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了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
二,河流与湖泊: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的美丽景色。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多样景观。
三,气候与季节:
杜牧的《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春雨绵绵景象。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沙漠的壮丽景色。
四,地理特征与自然景观:
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地描述了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向。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了日落时的江景。
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让我们对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关于地理的诗词?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芳菲四月天,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形容一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的诗词有哪些?
一、《望天门山》作者:
唐代李白1、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二、《蜀道难》作者:
唐代李白1、原文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翻译离天不满一尺的险峻高峰,枯松倒挂的悬崖峭壁,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这样危险的地方,你这位远道之人为什么还非要来这里不可呀?更不消说那峥嵘而崔嵬的剑阁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1、《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2、《蜀道难》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天宝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四大地理区域古诗?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秋日平原好躲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