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要亚马逊和非洲撒哈拉沙漠都在赤道附近,为啥差别那么大?
正确地说,亚马逊和撒哈拉都在热带,两者气候却相差非常大。因为撒哈拉并不在赤道附近。
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辐合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加上南北两边来辐合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都来自有暖流经边的大西洋,所以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形成典型的热带雨带气候,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片的热带雨林。这里的动植物都非常丰富。
非洲的撒哈拉虽然地处热带,但受到副热带高压的长期控制,副热带高压的气流下沉,无法成云致雨,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降水少而蒸发量大,地表植被稀少,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南美洲的亚马孙(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赤道在亚马孙平原北部穿过,所以亚马孙平原是在赤道附近的。但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回归线(23.5°N)在其中部穿过,所以,撒哈拉沙漠并不在赤道附近。
两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确实差异十分巨大,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由于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总面积超过560万平方千米,平原内河网密布,流水作用强烈,植被茂密,物种极为丰富。亚马孙平原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荒漠自然带,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千米,这里地表十分干旱荒芜,漫漫黄沙,植被稀疏,几乎没有什么河流,风力作用强烈,物种很少,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撒哈拉沙漠
亚马逊平原的地理坐标。?
亚马孙平原经度跨越:西经48度左右到西经78度左右,纬度跨越:北纬10度左右到南纬10度左右。取中间位置为纬度:0度(赤道) 西经经度:63度左右。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亚马逊河三角洲地理位置?
亚马逊河的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原因是:
1、亚马逊流域森林覆盖率很高,河流含沙量非常小,河口可沉积的泥沙本来就不多。
2、亚马逊河河口是强潮海岸,泥沙难以在此堆积。亚马逊河从河口向北,直到圭亚那边界的160公里,都是沙滩和暗礁,这儿的潮汐叫做激浪潮,激浪潮以每小时15到25公里的速度冲击海岸,海水迅速地将亚马逊河携带的本来就很少的泥沙卷走。
3、由于地壳运动下沉(地势由亚马孙河谷向深海处下降)作用的影响,未能塑造出宽阔的三角洲。
亚马逊三角洲在巴西,西经50°赤道附近,濒临大西洋。
亚马逊河三角洲都位于大西洋型地槽边缘。从陆棚向海洋方向延伸为陆隆部分,在那里大部分沉积物是由陆地上来的碎屑物质组成。这些物质被浊流沿海底峡谷带到大陆坡底,形成海底扇或海下三角锥,沉积物巨厚。有人估计,美国大西洋岸外陆隆处的沉积厚度可达l0km。
亚马逊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亚马逊河流域北起巴西布朗库,西起厄瓜多尔昆卡,流域跨纬度25°、经度31°3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公里。亚马逊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全长6400千米,最终注入大西洋。亚马逊河上游约长2500千米,分为上、下两段。下游长达1600千米,亚马逊河水系跨赤道南北,终年高温多雨,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余种。还有海牛、淡水豚、鳄、巨型水蛇等水生动物。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上游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同时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
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
亚马逊河的属于南半球的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中间,南极洲的北面,北极洲的南面。
亚马逊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初中地理?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净流量相对比较稳定的河流,所以可以说亚马逊河大多数河段都是河宽水阔,大多数干流河段,和支流河段的通航能力是不用质疑的。之所以航运价值不高,应该是经济上的原因,亚马逊河流经的地区大多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潮湿闷热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加之南美开发较晚,干支流的两岸,鲜有人类居住,人烟稀少,经济极不发达,河流的通航能力也就被荒废了。
亚马逊河航运价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亚马逊河流域人口稀少,没有工业布局。亚马逊河位于巴西国土北部,亚马孙平原以北区域是巴西人口稀少的地区,这块区域主要以巴西种类繁杂的土著人居多,并且以热带种植业为主,并没有规模工业分布,航运价值无从开发。
亚马孙河位于热带雨林,人烟稀少,无航运价值,且稀有物种多,所以亚马孙河航运价值低。
亚马孙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上游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亚马孙河在有些地方河宽达6-10公里,有的地方,河水分为两股,中间形成复杂的自然河网,形成许多大小岛屿,比河面高出不到5米,在最窄的地方,如离河口600公里的奥比多斯,河流只有1.6公里宽,但有600米深,这时河水流速达到每小时6-8公里。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著名的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内。
因为流经原始热带雨林的地区人口少,经济不发达,所以亚马孙河航运价值低。
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丛林阻隔,人口稀少;开发晚,经济发展落后,运量小。位于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森林茂密,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航运价值较低。
河流特点
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
4、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
5、水能***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6、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