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免费课件?
利用免费课件是学习初中地理的好帮手,特别对自然地理部分,对地球的整体认识,还是气候,气温,时区的划分。
课件可以形象化,立体化,可视化的全面展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落实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以及传统教育理念革新之后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对此,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其次我们要否认这种素养的天生定质,要能认识到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是在地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先形成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谈素养落实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即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我们要做主要研究的是初中生这个群体,所进行思维的角度自然要贴切这个群体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和教材的甄选,不断调整教育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有步骤的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笔者拙见,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中学地理学科只有四大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课件怎麽做?
一定要自己亲自设计教学课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放在开头来说。因为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不作任何改动就去上课了。 这显然不符合本班的学生情况,甚至些跟教学内容也不太符合,那么教学效果上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要先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按照传统方式准备好教案,然后根据教案内容的层次,设置使用Word、PowerPoint、Flash的课件页面,再上网查询和教材有关的信息资料,最后经过比较、筛选,确定需要补充的内容,完成课件。
二、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紧密联系课本,紧扣教学内容,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避免让学生的注意力仅停留在课件本身上,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教师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教学。
三、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既要掌控好教学内容,又要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制作地理课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设计:地理课件的主题是什么?要呈现出什么样的信息?制作者应该先确定好主题,确定要呈现出的信息,再进行设计。
2. 界面设计:尽可能简洁美观,选择好字体、颜色、图片等元素,使界面视觉效果协调一致。
3. 图片选择:地理课件离不开图片,制作者要选择与主题相关、质量高的图片来表达信息。可以使用图片库或自己拍摄。
4. 交互设计:地理课件可以通过交互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添加小测验、互动式图表等。
5. 内容呈现:地理课件要突出要点,内容要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可以使用地图、动态演示和视频等方式来呈现。
6. 多媒体应用:地理课件可以使用多种多媒体元素,如音频、***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7. 效果检查:完成后要进行实际效果检查,确保课件没有错误和问题,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