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传说故事地理位置外观结构考古历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北京故宫的地址和地理位置和传说故事?
故宫始建于明朝,是明成祖朱棣建造的。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还在今天中国南京。而朱棣和他的旧部熟悉北平,也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感情。一则,朱棣杀了不少建文帝的旧臣部下,十分不安。而且攻入南京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消失,生死不明,这件事成为朱棣的一块心病。
有一天上朝,朱棣还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后来,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噩梦。更强烈的怀念他的故地北京,于是就实施迁都北京的***。
颐和园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景点传说有什么?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的西北郊区,距离故宫大约十五公里左右,距离圆明园大约1.5-2公里左右。是***避暑的园林,主要有政治区、帝后生活区和游览区。政治区主要建筑是仁寿殿,帝后生活区主要建筑为玉澜堂、宜芸馆和乐寿堂。游览区有昆明湖和万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