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神***奕奕的地理老师心得体会?
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塔山阻击战?
塔山顾名思义应该有塔有山,但是这里既没有塔也没有山,只是一个仅有百十户人家地处开阔平原地带的小渔村,但是却因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而闻名于世,这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塔山的地理位置,塔山位于葫芦岛与锦州之间,东邻锦州湾,西靠白台山,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庄,但是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关宁铁路就从村子的东侧穿过,是葫芦岛和锦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塔山地理位置
1948年,东北野战军奉命发动辽沈战役,打算一举歼灭在东北的***军队,从而一举解放东北,但是此时东北野战军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首先***在东北依旧势力庞大,控制着长春、沈阳、锦州、葫芦岛等12个大中城市,并且控制着关宁线等铁路线,在长春和沈阳都屯有重兵;
其次,沈阳和锦州两面呼应,如果东北野战军全力进攻锦州,那么很可能会遭受来自沈阳方面的袭击,所以东野的军事主官不敢把全部兵力放在锦州;
第三,蒋介石对东北极为重视,因为在当时东北还是很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辽沈战役发动之前,蒋介石亲临葫芦岛,亲自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大有一举将东北野战军打残的态势;
第四,华北援军抽不开身。其实,东北野战军军事主官林彪并不主张攻打锦州,而是想着先拿下长春再南下,但是***承诺打锦州时会将华北野战军调来支援,但没想到傅作义摆开一字长蛇阵,牢牢的吸住了华北援军,致使华北援军不能及时支援。
以上种种皆是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旦有一点差错,辽沈战役都将会功亏一篑。
所以东北野战军的指战员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拿下锦州,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防备敌军的支援,所以林彪分出两个纵队围困长春,然后亲自点将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阻击海上援军,并且将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纵队以及热河独立第4师、6师和炮兵旅,共约7万人全部交给程子华指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塔山阻击战就此展开。
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开始到10月15日结束,一共激战了六天六夜,最终我军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确保主力攻打锦州取得胜利。
辽沈战役的胜利,塔山阻击战功不可没,可以说,塔山阻击战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塔山阻击战,是***时期中国人民***东北野战军在辽沈大地进行的一次防御作战,是辽沈战役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为残酷的一场阵地防御战,是***史中不可磨灭的经典战例。
学习地理的感受?
地理是一门偏向理科的文科。有些同学认为地理很难学,其实不然。学习地理要注重方法。
首先,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前,要通读一遍课文,划出重点的内容,这样就有助于提高上课的课堂效率。
第二,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听懂老师讲的每一道题目。如果听懂了,就做一到相关的习题,如果每有听懂,就一定要想办法搞明白。如果不懂也不问,那么不懂的知识点就会日积月累,导致最后的复习非常困难。
最后,当然是做题目。
我不提倡题海战术,所以相关的练习有两本就可以了。
一本,要好好的做,争取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而第二本,就不需要认真做了,只要粗看一遍,看到相似的题目,就跳过,看到新颖的题型,就好好地想想自己是不是会做了。
或者,换一种方式,第一本,在预习地时候做,加深印象,第二本在课后做,进行巩固。 以上是本人学习地理地小小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学好地理,学好每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