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环境地理人文经济军事啥的?
人文地理环境
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概念
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的重要方面,人类是引起以上各类地理分布及变化的主要载体,民族又是人类中具有特色的群体,于是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为历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山东的战略定位?
山东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两国交兵,敌人炮火瞄准的首先是该国首都,然后是经济文化中心。
在进攻北京以前,敌人首先考虑要攻打的地方将会是天津、山东、东北。
东北面积广阔,从东北入侵北京的可能性不大,我认为敌人会优先考虑天津,其次就是山东。
加上山东兵的忠勇,保卫伟大的首都义不容辞。
所以就有了在和平时期,每次国家有难,首选都是济南军区,虽然他在全国***中仅辖山东、河南及江苏少部。
地处大西北的长安,为什么汉唐都会把它作为都城?有地理优势吗?
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渭河等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日照充沛,粮丰果香,养育着历代秦川大地的人民。受文化视野的局限,汉唐以前的历代,把陕西一带的咸阳、西安地区及河南的洛阳、开封一带,视为祖国的中心中央地带,把山东、燕赵地区和长江及岭南地区视为蛮夷地区,就一直把都城设置在古长安,前后历经十三朝。
我个人认为:
从西周到汉唐,中国是从贵族社会进入半贵族社会,西周要面对关东封建诸侯、西汉要面对关东诸侯王和豪强门阀、唐朝要面对关东世家大族,姬周、刘汉、李唐本身就是以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为主要封地的第一大贵族,从封建割据的角度看关中地区无疑是当时最适合封建割据的地盘,以其它地区为首都(主要封地)的朝代在中央集权上显然不如西周西汉前唐。
但是从隋唐到宋元,中国从半贵族社会进入了平民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王朝的首都放在关中的渭河平原显然就不如放在关东的黄淮海平原更有利于统治全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海河平原的***展);与此同时关中地区也因为水土流失荒漠化、丝绸之路衰落等原因无力承载越来越庞大的帝国的中央***和中央军了,安史之乱前的盛唐就不得不经常“就食东都”了(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待在洛阳解决吃饭问题)。
然而与此同时,北方的游牧文明也因为社会发展实力大增,辽金元清等游牧王朝对黄淮海平原的农耕王朝产生了巨大威胁;再加上北宋“三易回河”导致黄河又开始乱流对黄河中下游平原造成巨大破坏,王朝的首都开始从黄淮海的中心(洛阳-开封)要么往南到江淮平原偏安(南京-杭州)要么往北到海河平原守边(北京),反正黄泛区是待不下去了。
再往后就是海洋时代了,把首都缩到深处内陆的关中地区去更没意义了。
本人祖籍就是西安,这里是古时的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现在的西安泾阳区永乐镇,年前去泾阳的旅游区茯茶镇的时候刚好路过。
从地里位置来说,长安属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地下没有矿产***,所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大的水灾。在汉唐时期,长安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这里土地肥沃,形势险要,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向西延伸。从长安东出潼关,就有了掌握中原的战略主动权。向南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和巴蜀沟通。
另外,长安还具有防守优势。因为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一望无际,东据崤函,南守武关,西拥散关,北有萧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长安肥沃的土地,所以长安一直成为都城的首选。
长安的地理优势就是地处西部,距离西夷犬戎、匈奴等很近,在西夷犬戎或匈奴犯境时,可以快速出击抵抗侵扰。例如,西周初期为了便于统治天下,周成王迁都成周洛邑,西周后期,犬戎犯境,周王室迁回关中,以图抵抗犬戎。但是最后周幽王还是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西汉情况类似,西汉初都洛阳,但是匈奴对西汉边境威胁很大,因此西汉才迁都长安,意图就近抗击匈奴。这就是长安的优势所在。待西部边境比较安宁时,汉朝就把都城建在洛阳,这就是东汉。至于唐朝建都长安,是由隋末天下形势决定的。隋炀帝迁都洛阳,大兴城成为废都,几乎没有防卫力量,而都城洛阳防卫力量十分强大。李渊太原起兵,不敢直接进军距离较近的洛阳城,而是舍近求远去进攻位于关中的废都大兴城。李渊拿下大兴城后,就以大兴城为都城建立唐朝,大兴改名长安。经过长时间休整后,李世民几经周折才拿下洛阳,从而统一天下。唐朝稳定后,唐高宗就开始以天下中心的洛阳为东都,唐朝开始实行两京制。武则天时期更是把洛阳确定为唯一的都城,长安被降为普通城市。因此,除了偏西的位置有利于抵抗西夷犬戎或匈奴的侵扰,长安不存在其它任何优势,因此建都长安的王朝,为了便于统治天下,都会再在洛阳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