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淮河已经与长江相连通,从地理意义上来讲,淮河算不算长江的一条特殊支流?
先说答案:不能严格的说是长江的支流。淮河与黄河,长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大古河流
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在古代称为“四渎”,原本各是一条独立入海的河流,互不相干。
淮河与黄河长江的关系
由于从汉武帝开始,黄河开始入侵淮河,并不停的改道,扰乱了淮河、济水的流向,导致济水不在是一条独立的河流,淮河河床负担也开始变重。
淮河入海的通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闸改流入江。在历史上,淮河未被黄河水入侵前是流入黄海的。自从被黄河***后,现在的淮河有四个入海口,淮河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主流通过三河闸,经宝应湖,高邮湖在江都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全长约1000公里,注入东海。第二条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另外第三条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在临洪口注入连云港黄海的海州湾。第四条是1991年有修建了新的海通道,在江苏省射阳入黄海。
总结
从地图上看起来,淮河有点像是长江的支流。如果了解了这段历史,就不会认为淮河是长江的支流了。为什么黄河会入侵淮河,是多方面的原因,有战争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黄河的沙子堵塞淮河后,在人为的干预下,所以淮河又与长江合道了。
淮河不算长江的支流。
第一、淮河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
淮河地理位置上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它在历史上可是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秦岭淮河一条线,一直是划分我国南北两方的分界线,这条线两边的气候和人文风俗都是差异明显的。长期作为中国七大水系之一,淮河在文化上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权的。大家不要觉得这些似乎不重要,事实上在国际上河流的命名和争夺的事情里,这些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第二、淮河有自己独特的发源地、流域系统和汛期。
淮河本身自成一系,拥有一大堆支流和面积不小的流域范围。即便因为黄河的“排挤”暂时借用长江的入海口,但也只是在长江下游汇流入海,对长江流域的中上游基本没啥影响。国家不是有规划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吗?说白了只是来你家串串门,难道因此就成了你家的人了吗?
第三、并不是彼此连通,就可以算成一条河流
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逻辑:两条相连通的水体就必须其中一条是另外一条的支流。欧洲的莱茵河和多瑙河现在也在德国境内相连,你问下他们愿意不愿意将其中一条河称为另一条河的支流?世界七大洋全部相连通,你问下印度洋愿不愿意叫做太平洋西部支流,问下长江愿不愿意叫东海支流?
综上所述,淮河不是长江的支流!实在没必要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水文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分叉后的河流,哪一条流量大,则哪一条为主流,其源头为分叉前的河流;流量小的,则为叉流或分岔,其源头为分叉点。
近代淮河七成以上的水入江,所以入江水道是淮河的主流,新挖的淮河入海水道相当于从淮河干流新修了一条取水口,其源头就是分叉点,淮河入海水道只能算分叉或叉流。所以近代的淮河应算是干流直接注人长江,应尊重山川地理变化事实,为长江支流!这也可以改变长江流域面积相对于其长度来说较小的局面,使其流域面积可以和密西西比河相媲美,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大河。
1194~1855年的黄河夺淮入海以前,淮河确实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只是在近代逐渐转换为大部分水量注入长江。但分析河流水系不能讲历史。至于淮河的身份为什么相关部门一直不予纠正呢,我想,可能是不愿改变,还想继续延用历史习惯,因为作决定的往往不是一线科技人员!
淮河从地理意义上讲确实算是长江一条特殊的支流,因为淮河已经与长江相通,而且从来都是淮河的水流入长江,而长江水不会北上,只不过淮河有着自己的入海口,且独成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着本质区别。淮河流域最开始独成一体,在黄河没有夺淮入海之前,淮河有着自己的入海口,当时山东的沂河、沭河、泗河,河南的涡河、颍河等淮河支流共同组成了淮河流域。但黄河夺淮入海时将淮河流域向东冲击出大面积淤积,而后黄河又重新取道山东北上东营入海,将淤积的烂摊子留给了淮河,自此淮河入海口逐渐淤积,使得淮河水经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向南汇入长江。而为什么说淮河只能算是长江的一条特殊支流呢,因为淮河当前除了南下入长江以外,还有两条人工出水口都是直接入海的。第一条入海口就是后期修建的苏北灌溉总渠,从洪泽湖向东,与废黄河河道走势基本相同,最终在盐城入海。第二条也是人工修建的淮沭新河,从洪泽湖向北与沭河一道汇入新沂河,最终在连云港最南端入海。从以上对淮河的情况介绍就可以看出,非涝灾时期,淮河水完全是可以自行入海的,而且淮河与长江相连通也有一些河运通道的作用,虽然现在发挥的作用很少。另外在我国江河流域之中,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都是大型的流域,都独成一体,围绕着不同流域也诞生出了不同的人文风俗文化,如果简单地讲淮河归于长江流域,是有失偏颇的。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其实淮河入长江对两者都不利。特别是汛期,淮河入长江挤占了长江的排水通道,抬高了淮河和长江的水位,下游还不是很严重,但上游就很危险了。
建议在淮河入长江口修大坝,且深挖淮河入黄海通道,在汛期有利于防汛抗讯需要。
另外淮河入长江的惯性造成华北和山东地下水的流失,毕竟淮河流域的海拔高度大于长江下游,淮河南下后没有水流堆积,相应会降低华北和山东地区的地下水水准。
所以综合起来引淮入海利在千秋。
有关长江的地理知识?
长江的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县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湖口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江宽,江口有水流堆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华中和华东毗连长江两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人口最为稀少。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
其中汉江最长,干流以北的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
长江(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属太平洋水系,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11]全长6363千米(***院数据),[17]一说有63***千米(安徽省人民***数据),6403千米(三江源国家公园网站),6380千米(《话说长江》数据),一般用6300余千米较为合适。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江,长3464千米。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千米。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